北上洗牙有咩要注意?牙醫教你點揀診所
近年好多港人北上洗牙,時間彈性、交通又方便,但口腔醫療始終關乎安全,唔可以只睇裝修同打卡位。作為牙醫,以下用實際角度同你講清楚北上洗牙嘅注意事項,教你點揀診所先至安心。
首先要知,洗牙唔只係「拋光靚啲笑容」,最重要係清走牙石同牙菌膜,減少牙周發炎,穩定口腔健康。如果你經常牙齦流血、口氣重、牙縫愈見愈闊,或者有植牙、牙橋、箍牙,記住要揀有牙周經驗嘅醫生同團隊。
揀診所重點(記低呢幾樣):
- 資歷同口碑:睇清醫師註冊資料、執業證書同姓名編號,最好有牙周或修復經驗;參考多個平台嘅真實評價,而唔係只睇廣告。
- 消毒同設備:器械手柄要高溫高壓滅菌,耗材獨立包裝即棄;有口腔X光/口掃、牙周探針,洗牙機水流穩定,減少過熱不適。
- 問診流程:先做全面檢查、量牙周袋需要時先拍片,再解釋方案與風險;有同意書同清楚項目清單,透明而唔硬銷。
- 語言同應急:可用廣東話/英文溝通,講解清晰;診所有急救設備(如氧氣、AED)同處理過敏/出血嘅預案。
出發前準備:
- 預約同交

通:提早book位,預留過關同交通時間,盡量避開高峰。
- 病史文件:整理過敏史、長期用藥(特別係抗凝)、過往X光片或病歷;如需保險報銷,記得要求正規發票同病歷副本。
- 日常準備:當日食清淡、出門前刷牙;避免濃妝同口紅,方便檢查。
過程方面,標準洗牙通常包括超聲波去牙石加拋光,部分會配合噴砂去色素;如發現牙周問題較深,醫生可能建議分次深層潔治,呢個屬於治療而唔係單純清潔。完成後一兩日牙齦輕微出血或敏感係常見反應,可用含氟或抗敏牙膏,暫避極凍極熱、辛辣同深色飲品;若持續腫痛、發熱或咬合唔對勁,要盡快聯絡診所安排覆診。
提防常見陷阱:套餐綁定、矯齒/美白硬銷、未清楚檢查就建議其他程序,都要小心。原則係「先檢查、後決定」,唔好因為送禮或會員卡就即刻拍板;完成服務後,索取發票、病歷同影像副本,方便返港任何醫護跟進。
最後總結:北上洗牙可以慳時間,但安全、專業、溝通同跟進先係關鍵。揀到重視消毒、流程規範、解釋清楚嘅診所,再配合日常好習慣(早晚刷牙、每日牙線/沖牙器),先至係守護牙齒同牙周健康嘅長遠之道。
